一、彝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什么

彝族传统体育  摔跤: 在彝族在所有传统体育运动中摔跤是一项最重要,也是最普遍的体育活动。特别是在火把节、春节和彝年期间,摔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。  射驽:弓驽本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古老的、不可少的防身武器和狩猎用的工具。弩形状似弓,是用坚硬的岩桑树或梨树做成。射弩犹如水平托弓射箭,只要扣动扳机,箭便顺弩床中的箭槽飞出,射程较远。  火绳:广泛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民间,多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举行,是彝族民间独有的一个群众性体育项目。  赛马:赛马是彝族传统体育活动,一般在过年或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举行。赛马场跑道为周长约三、四百米椭圆形跑道。比赛时,所有的赛马和骑手们都需精心打扮。  打磨秋:又称“磨担秋”,因这项活动很像推磨般的旋转,故得名。广泛流传于贵州省大方县的彝族民间,尤以当地百纳彝族乡的四位彝族姑娘最具代表性。  打铜炮枪:又叫火药枪,形状似步枪,但枪身稍长,用火药点火,自制铅巴做弹丸,击发时声音如同放炮。  爬油杆:是楚雄州牟定县“三月会”上举行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。“三月会”,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,在县城所在地共和镇举行的盛大集会,历时三天。   蹲斗:彝语叫“互布吉则”,意思是雄鸡斗架。劳动之余,男子常进行蹲斗比赛。双方各为一、两人。都采取蹲式,两手合掌并于胸前,呈半蹲状态,相互用左肩撞右肩,或右肩撞左肩,不准用手推;以碰撞使对方的手、臀部先着地为赢。另一种比赛方法是蹲着绕圆圈或走“之”字形,参加人数不限,以坚持时间最长为胜。   舞铃铛:彝族传统文体活动。流行于贵州六盘水彝族聚居区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“割火草节”举行。相传已有300多年历史。舞时数名青年两手各执五只彩绸扎连的铜铃,两足脚踝上各挂一串(十只)小铃挡,边跳边舞,节奏明快,动作协调。跳至高潮时,每两人叠起“罗汉”,或作各种难度较大动作,如:“背翻摇铃”、“弓卧斗”等。比赛时评委根据以技巧难度来决定胜负。  赶老牛:流行于云南昆明富民地区,又称“赶老牛”。“”一般在土场上进行。场地面积长、宽12米左右即可。土场中间挖一直径30厘米、深10厘米的窝,场地的边沿再挖若干个窝,距离相等,窝的多少根据参赛人数而定,每窝1人。

二、什么是达体舞

达体舞,这种舞蹈是彝族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创造出来的舞蹈,动作很优美,还是属于民间舞蹈之一。彝语里面的达体所代表的含义是剁地的意思,在凉山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时间,具有很强的广泛性,还有很不错的娱乐性。达体舞有很多的种类,不同的地区,它的名称和特点之处都会有区别,比如锅庄舞和对脚舞等,这种舞蹈适合男女,也很适合老少,并且不会受到人数、时间、环境以及音乐伴奏等条件的限制。

三、彝族舞曲有几个版本

1、有两个版本

2、《彝族舞曲》原是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,取材于云南彝族《海菜腔》、《烟盒舞》。以抒情优美的旋律,粗犷强烈的节奏,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,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,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,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,被改编成古筝、三弦、扬琴、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。

3、以下是古筝曲《彝族舞曲》的曲谱:

四、彝族歌手

彝族的歌手有:吉克隽逸,何洁,彝人制造, 杨学进,杨学良,南彝组合,彝舞阳光,山鹰组合,阿鲁阿卓,阿木,阿夏组合,曲比阿乌, 奥杰阿格,尔吉阿呷,阿四龙组合,吉木喜儿,苏都阿咯,俄木果果,阿鲁长青等。

五、什么是彝族和哈尼族共有的风俗性传统舞蹈

1、哈尼人民喜爱音乐,能歌善舞。过去,哈尼族青年男女都善弹口弦,男子还喜弹月琴。唱山歌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。歌声在哈尼村寨的田边地头,山坡牧场都能听到。歌唱的形式有独唱,对唱,合腔,还有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唱的“几多衣”(酒歌)。唱的曲子大部分是本县扒河下游一带流行的对口、三句长腔、四句长腔,俗称“旗子”的山歌。内容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的恋情和一些民间故事及地方风物的。  

2、  唱歌深受哈尼人的喜爱,而舞蹈更是哈尼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。  

3、过去,在哈尼村寨,娶亲嫁女、逢年过节、送葬等等,都有较为热烈或隆重的舞蹈场面。清道光《续修易门县志》记载:“吊者击锣鼓摇铃,头插鸡尾跳舞,名曰:洗鬼。又记述:“挥扇环歌,抚掌踏足,以钲鼓芦笙为乐”。史书简炼、生动地展现出古代哈尼族民间一些舞蹈的风貌。  

4、  哈尼族在易门定居近四百年。这期间,哈尼人民与邻近的彝、汉、苗等民族和睦相处,往来频繁。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,共同劳动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由于民族间交往日深,互相影响也日增。这些,都给各民族的文化、生活、习俗带来一些影响,使之发生了一些变化。易门史书中所记载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复存在。清末民初,具有易门地方浓郁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学习过来,经过近百年的发展、流传、演变,逐渐化为本民族的舞蹈。例如,居住在绿汁江流域的哈尼族,因与当地彝族阿陆人杂居,随着岁月的流逝,竟与当地彝族跳一样的民间舞一一“葫芦笙”。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,在当地彝族、哈尼族人民中,享有“笙王”的美称。又如大朋多村,民国初年晋宁县木鲊艺人普韩秀将“花鼓舞”传到了该村;后来草箐、水塘等地苏纳人的民间舞蹈“找老跺比”、龙泉镇汉族的民间舞“装春”等也传到了此地。长期以来,大朋多哈尼人便用“花鼓舞”和“装春”替代了祖传的“击锣鼓摇铃,头插鸡尾跳舞”的“洗鬼舞”。用纳苏人老少喜爱的“找老跺比”取代了本民族原来的“挥扇环歌,抚掌踏足,以钲鼓芦笙为乐”的传统舞蹈。  

彝族达体舞

5、  被各地哈尼人民称为“我们的舞蹈”的“葫芦笙”、“花鼓舞”、“装春”、“找老跺比”等,都受到当地哈尼人的厚爱,他们尽量保持原舞蹈的风貌,不随意更改。例如大朋多哈尼人跳的“找老跺比”,不仅舞蹈的动作,音乐与水塘一带纳苏人的一模一样,甚至连歌词都是用彝语演唱。再如他们表演的汉族舞蹈“装春”,从装束、表演都有着浓郁的汉族戏曲风味,舞蹈间隙伴唱的也是汉族流行的花灯调。  

6、  大朋多前辈“花鼓”艺人段学、段开秀与草箐的李自发、小革鲊的何春泰等彝族“花鼓”艺人同一师传。舞蹈动作、组合基本相同。但后来由于彝族地区的“花鼓舞”揉进了彝族“跳乐”的一些腿部动作,故显得粗犷、刚烈、大方。而朋多哈尼族老艺人的跳鼓动作却显得轻盈、灵巧。例如“右腿绕花”接“左脚顿步”,彝族花鼓艺人跳起来,右腿绕花时动作幅度大、力度强,向右跳转时跃得高,左脚顿步很有力。而哈尼鼓手跳右腿绕花时,动作轻而含蓄,右跳转身灵、快,跳得不高,顿步极轻,如踏薄冰。(

推荐阅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邮件:admin@ctsun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